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边境地区,有一个叫达拉村的小村庄,这里看似荒凉贫瘠,却是一个造枪村。
在达拉村中,家家户户都开着制造枪械的小作坊,光在村里,就有600来家,加上周边山地地区的,更是不计其数。
在村里,能够看到玲琅满目的各类枪支,AK47更是随处可见,成交的价格可谓是白菜价。
达拉村制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这里流出的大量枪支,都成为了恐怖分子和犯罪组织的武器。
随着世界各国加大反恐力度,达拉村的制枪产业也逐渐受到了监管和打击。
全村造枪的达拉村
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什图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是和阿富汗接壤的边境地区,开伯尔-普什图省的省会城市白沙瓦,也是这一地区的最大城市。
白沙瓦的位置在整个亚洲版图上可谓得天独厚,这里跟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和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距离刚好差不多,位于这两个国家首都城市的中间位置上,因此白沙瓦一直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贸易重镇,成为了南亚次大陆与中亚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城市。
在军事上,白沙瓦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它紧邻地势险要的开伯尔山口,而开伯尔山口正好是进出印度次大陆的必经之地,这也使得白沙瓦自古以来就在南亚和中亚的地缘政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了南亚、中亚和中东之间的一个军事重镇和文化中心。
在《大唐西域记》中,中国著名的和尚玄奘称这里是“花果繁茂”的天府之国。
时间走入近代,中东因为石油和民族问题成为了全球的火药桶,阿富汗更是频繁遭遇战火和暴乱,地处南亚的巴基斯坦的局势也一直不太稳定,这一切都让白沙瓦及其周边地区,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一直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
正因为战争的阴影和这一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最终在离白沙瓦不远的达拉村,形成了全村造枪的奇异景象。
从白沙瓦往南,经过1个小时的路程,就能看到一个叫达拉村的小村庄,坐落在兴都库什山余脉环绕之下的一小块平地上,村庄的建筑十分简陋,土坯和石头砌成的房子就散落在平地和周围的山丘上。
这里是世界上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神秘荒凉的地区,周围群山环抱,四处都是光秃秃裸露在外面的石头,通往村庄的只有在山地之中的简易公路,交通十分不便。
达拉村周围没有一丝现代工业的痕迹,周边山脉中居住的人们世世代代都以农耕和游牧为生,但偏偏是达拉村这个山地中的小村庄,却有着延续了150多年历史的造枪产业。
在达拉村中,每年制造的各种枪支数量达到了5万多支,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放在世界军火市场上足以和一些国际军火巨头公司比拟了,那么这么一个坐落在贫瘠山地上的偏远小村庄,是如何拥有如此高产量的造枪产业的呢?
达拉村造枪历史的由来,有着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1857年,印度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的民族起义,战争带来的风波也影响到了和印度接壤的巴基斯坦,有从印度战场上逃离的英国士兵,来到达拉村落脚,顺便也教会了达拉村的村民们制作和修理枪支的技巧。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在19世纪中叶,英国企图侵略阿富汗时,遭到了阿富汗本地人民的顽强抵抗,当时在阿富汗烽烟四起,战火也殃及到了白沙瓦周边的达拉村,勇敢善战的村民们缴获了不少的英军枪支。
因为阿富汗本地的抵抗武装缺少枪支弹药,达拉村的村民们就自力更生,通过拆解修复英军枪支掌握了枪械制造的基本技术,开始仿制枪支来抵抗英国侵略者。
战争结束后,这门手艺不但没有失传,反而在达拉村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手中发扬光大,成为了当地引以为傲的一大支柱产业。
两种说法各有异同,但达拉村的造枪产业起源于19世纪中期应该是没有疑问的,那时候正值英国征服了南亚的印度,开始把触角伸向中东地区的阿富汗,也正是从那时候起,这片土地就一直没有摆脱过战争和暴力的阴影,再也没有能够享受过和平和安宁。
从阿富汗抗英战争,到20世纪苏联企图入侵阿富汗,再到塔利班和北方联盟之间的战争,以及21世纪以来美国发起的反恐行动,频繁的战争也让这片土地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枪支弹药。
在这片土地上,世代居住的是普什图族人,他们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的山区,是个民风彪悍、擅长骑射的民族,普什图族一直有着随身携带长刀、匕首和枪支等武器的传统,因此他们对现代枪械的出现不但不忌讳,还有着浓厚的兴趣。
多年战争遗留下来的各种枪械,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的边境地区中广泛流通,在白沙瓦的集市上就能看到大量的各类枪支,但这些枪支依然难以满足周边地区的需求,自然也就催生了达拉村的造枪产业。
在达拉村中,能找到的枪支可谓五花八门、千罗万象,最早从一战到二战时期的老式枪支,再到二战后最新式的狙击步枪,俨然是一个现代枪支发展史的博物馆,除了这些因为战争流入的枪支外,达拉村最多的还是自己仿制的自产枪支。
在达拉村那些坐落在贫瘠山地上,用石头和泥土搭成的简陋房屋中,有着无数的造枪小作坊,这些小作坊中大都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经营,前面的房间摆放陈列着各种枪支供人挑选,后面的房间则是修理和制造枪支的场所。
这些小作坊在达拉村和周边的山区中星罗密布,光是在达拉村,就有600家的这样的造枪作坊,加上周边山区的,总数可能超过了2600多家。
达拉村的造枪作坊,往往都是家族传承的生意,造枪手艺通过父子相传或者兄弟相传的方式,在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中传承,一个家庭的主要男丁,再加上几个帮工,就能撑起一家每年都能产出大量枪支的小作坊,也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经济支柱。
不知道是宗教因素还是当地的传统风俗,达拉村的造枪工匠中,根本找不到女性的踪影,清一色的全部都是男性。
达拉村虽然造枪作坊遍地,制枪产业也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但当地的村民还是有着很强的防范心理,尤其是对生面孔的外来者极为谨慎,如果没有当地向导陪同,初次造访的顾客们即使到了村中,也很难买到武器。
有了本地向导的陪同,在达拉村中买枪,简直就跟在普通农村中买菜一样方便,随便走进一间临街的造枪作坊,在陈列着各种枪支的门市上挑选好想买的产品,走出门市就可以在附近的空地上试射一番,检测一下枪支好不好用。
因此在达拉村周围的山谷中,时常回响着阵阵枪声,这些买家试枪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会打破山谷中的宁静,惊起阵阵飞鸟。
惊人的制枪工艺
要想制造一把枪,从冶炼、锻造、修锉,抛光到组装,有着一整套复杂的工艺程序,在达拉村,这些复杂精细的工艺全部都是在一间间小作坊中完成的。
虽然近年来,达拉村的制枪工匠们也与时俱进,开始引入了一些自动化的机床设备,但
手工操作依然在达拉村的制枪行业中占据着主流地位,加上缺少精密的工具和仪器,产品质量还是要依靠祖祖辈辈相传的工匠经验来保证。
由于造枪产业已颇具规模,达拉村的很多作坊之间还形成了一定的分工,比如有专门做弹匣等冲压件的,有专门加工护手和枪托等木制件的,有专门负责金属零件表面处理的,甚至还有只从事弹药制造的,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完整的产业链。
达拉村出产的枪支中,最有名的便是仿制的AK系列突击步枪,这种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由苏联设计枪械,因为结构简单、火力强大而且故障率很低,在世界军火市场上很受青睐。
AK系列突击步枪,包括最有名的AK47,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就流落到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达拉村,当地的工匠们很快就通过拆解原装的AK47,掌握了仿制AK系列步枪的技术。
在这之后的十年中,达拉村产出的AK47,源源不断的供应给阿富汗的本土抵抗组织,在抗苏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成为达拉村制枪业的一张名片。
如今在达拉村,依然能看到遍地的AK47,这种在世界军火市场上价格不菲的枪支,在这里能轻易的以远低于国际价格的白菜价买到。
除了AK步枪以外,达拉村还有一个拳头产品,就是轻便易携带的手枪,这里仿制的TT—33手枪,位居巴基斯坦最受欢迎的十大自动手枪之首。
在手枪制造中,达拉村还能推陈出新,造出一些仅在当地才能购买到的型号,自动手枪发展史中被淘汰的一些早期设计,都被达拉村的一些高明匠人们拿来使用。
比如20世纪初至一战前奥地利、西班牙的一些设计,就能在达拉村一些很难叫出名称的独创型号自动手枪上找到相关的痕迹,也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工匠们的奇思妙想。
在达拉村工匠们令人惊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下,这里发展成为了产量惊人的枪械原产地,在此基础上甚至形成了当地独特而又神秘的枪械文化,但这些枪支也为和平制造了障碍。
由于缺乏监管,达拉村产出的这些枪支,至今难以统计准确数量的最终去向,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销往当地部落客户和白沙瓦附近的武器集市外,很大一部分枪械弹药最终流向了终年战乱的阿富汗以及周边地区,成为了这些地区战乱的助燃剂。
反恐局势下的达拉村
达拉村所在的边境地区,长期处于部落自治的状态,因为错综复杂的民族因素,以及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这里是巴基斯坦的法外之地,巴基斯坦颁布的法律在这是并不适用,约束当地人的是部族律法和宗教教义,这也使得并不合法的造枪产业,以往在这里根本无人能够监管。
随着世界几个主要大国对反恐的投入越来越大,这个为全球犯罪组织和恐怖分子提供了无数枪支的造枪村,也进入了国际社会的视野之中。
迫于周边国家的压力,巴基斯坦政府一直在积极争取当地部族首领及宗教领袖的支持,加大对达拉村及其周边地区造枪行业的打击力度,督促和引导当地工匠们转而从事其他行业。
2022年的3月4日下午,巴基斯坦白沙瓦的一座清真寺发生了一起爆炸袭击,造成56人死亡,194人受伤。
当时,两名恐怖分子试图闯入清真寺并与负责安保的警察发生交火,在发生交火后不久,清真寺内就发生了爆炸。
初步调查显示,这是一起自杀式的恐怖袭击事件,袭击目标是在清真寺内做礼拜的人员,巴基斯坦当局和国际社会都强烈谴责了这起爆炸事件,要求对这起恐怖事件展开调查。
在这次恐怖袭击事件之前,巴基斯坦军队和警方已经对毗邻阿富汗的边境地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清剿,扫荡当地的残余的恐怖分子势力,作为非法武器重要来源的达拉村,也是重点打击对象之一。
此次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是否使用了达拉村制造的枪支弹药,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巴基斯坦政府发起的反恐行动,肯定也会影响到达拉村的造枪产业。
从长远看,在世界各国对恐怖主义的强势打击之下,达拉村的造枪产业恐怕很难如往日一样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达拉“造枪村”探秘 上下》,《轻兵器》,2015年17-18期
白沙瓦巴基斯坦达拉村阿富汗枪支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上一篇:隐藏爱因斯坦身边的苏联美女特工,窃取核弹机密,她后来怎么样了
下一篇:没有了